回頂部
 目前位置:首頁>關懷流浪小動物

反對霸凌

「霸凌一時,傷害一世」 面對霸凌必修的一堂課

霸凌造成的心理傷害,比你我想像的更恐怖。就讀國中一年級的小梅某一天下課正準備回家,這時教室門口突然出現一群女同學,叫她乖乖跟著她們到學校花圃,小梅心裡雖然害怕卻又無計可施,才剛走到花圃邊,女同學們紛紛圍上去,對小梅身上就是一陣拳打腳踢。

 

隔天下午,這群女學生又把小梅強押到廁所,喝令她脫去衣褲,全身赤裸站在眾人面前,強迫她拿著校幅名牌拍裸照,恐嚇她不得聲張,小梅飽受驚嚇,回到家後關在房間裡直掉眼淚,嚇得連學校都不敢再去。

父母發現小梅全身是傷,急忙帶她到醫院驗傷並且提告;警方調查後更發現,施暴女同學打人後不僅一點悔意都沒有,甚至大剌剌在部落格寫下「打得很爽」,還囂張預告將上傳小梅裸照。

 

 

這件事一曝了光,全台灣人群情激憤,施暴的女學生頓時成了眾矢之的,部落格、信箱多次收到恐嚇、威脅的言語,一夕間角色對調成了受暴者,也讓這些學生心中從此蒙上陰影。

 

心理師表示,肢體、關係霸凌是典型的校園霸凌型態,而且霸凌的影響是長期、潛移默化的,恐怕將留下永久的後遺症,受欺負的學生會將面臨恐懼、憂鬱、人格扭曲、價值觀錯亂等心理問題,更嚴重的將產生自殘、缺課、逃學等狀況,最後甚至可能成為欺凌他人的角色。

 

但你知道嗎?霸凌事件至今仍在你我身邊持續上演著,根據兒福聯盟去年公布的最新調查,75.3%的受訪者曾遇到校園霸凌事件,幾乎是每4人就有3人曾親身經歷霸凌事件,其中38.1是被霸凌者、41.6%是旁觀者,只有9.5%的人有挺身而出,向被霸凌的人伸出援手。

 

除此之外,另一項調查也發現,曾是校園霸王的孩子24歲以前,有60%至少有一次犯罪記錄,40%的人有多達3次或3次以上的犯罪記錄;至於沒有霸凌行為的孩子,有犯罪紀錄僅有10%。

 

值得注意的是,社會對被霸凌的人普遍存在誤解,覺得他們因軟弱無能才被欺負,日本權威臨床心理學家山脇由貴子在「教室裡的惡魔」一書中強調,其實,被霸凌的孩子,唯一的共同特色,就是「被挑出來,成為攻擊對象」。

 

多數的校園霸凌事件中,受欺負者經常擔心師長無法解決問題、害怕受到更大的報復等因素,不敢在第一時間向外求助;至於旁觀者則是因不確定同儕中是否存在盟友,所以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沉默、袖手旁觀。

 

孩子在學校遇到霸凌,身為父母的究竟該怎麼做?兒少專家提醒,要孩子「堅強一點」、「換個角度想」這類話語絕對是地雷中的地雷,這時父母最好替孩子請假,成為一名陪伴者,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。

 

關於霸凌,那些霸凌者可能沒有直接殺死被害人,但卻會讓被霸凌者內心受到極大衝擊,唯有好好修習這門「同理心」的課,才能避免憾事一再重演。